CBA裁判改革,欧洲裁判致得分减半,赵继伟式变化?

篮球资讯



辽宁男篮在八强赛中以3-0的绝对优势淘汰了新疆男篮,这一结果几乎毫无悬念。新疆队的首发五虎几乎全员受伤,其中赵睿和桑韦尔无法出战。而辽宁队在赵继伟的带领下,与新疆队的两名00后小将——葛浩然和伊力福拉提的对位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赵继伟在三场比赛中场均贡献了23.6分、3.6个篮板以及6次助攻,并且命中了18个三分球,他的攻守两端表现都极为出色,对比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如果辽宁男篮能保持这样的竞技状态,他们显然看到了实现四连冠的希望。然而,在进入四强后,他们的首场比赛对阵广厦队时,却出现了各种低级失误和糟糕的处理球,这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尽管输掉的分数只有19分,但很明显广厦队在第四节有所留情。否则,以赵继伟和张镇麟的低迷表现,这支辽宁男篮可能无法与广厦队的比赛强度相抗衡。

在G1比赛中,赵继伟出战了26分钟,但他的进攻效率并不高,4次出手仅命中1次,三分球3次出手却未能命中任何一次,仅得到2分5助攻,同时还有2次失误和5次犯规。在面对更高大、体型更占优势的对手时,赵继伟的身高短板进一步显现出来。而在防守端,他频繁因为不干净的防守动作被吹罚“下手”犯规。欧洲裁判对于手部动作的严格把控使得比赛更加流畅。

在第二回合与广厦的较量中,王博教练坚持大量包夹赵继伟的处理球方式。过半场就开始上防守强度,其他球员如布朗、孙铭徽、朱俊龙等都参与包夹。赵岩昊更是全场比赛都紧追赵继伟,给他带来极大的对抗压力。赵继伟在G2出战了30分钟,虽然有更多的机会上罚球线以及处理底角球,但整体效果并不显著。他的三分球依旧未能打开局面,这使得辽宁男篮在进攻端存在很大的问题。

从打新疆时的场均23分到打广厦时的场均仅5分,赵继伟的表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个人表现的问题,也与比赛的规则和裁判的判罚有关。欧洲裁判的引入改变了吹罚尺度,使得比赛更加公平。然而,对于赵继伟等球员来说,适应这种变化并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仍然是一个挑战。

此外,辽宁男篮在处理球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关注。除了赵继伟之外,他们缺乏其他处理球强点。威尔斯和弗格并非纯正的后卫,而张镇麟和李晓旭也不具备大量的策应能力。当赵继伟受到严防时,他们缺乏第二个爆破点来打破僵局。这也使得他们在面对广厦等强队时显得力不从心。

从赵继伟在FIBA赛场的挣扎中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他在防守端因为体型上的吃亏而频繁犯规,而在进攻端则缺乏轻松处理球的空间。如果辽宁男篮不能在G3增加其他处理球强点或者后卫线有出色的表现站出来分担压力,赵继伟仍可能面临大量的包夹。这也引发了关于国内小个子后卫如赵继伟、徐杰等是否能在FIBA赛场立足的讨论,这取决于球员的表现和适应能力,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