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夏日,难得偷闲。徜徉在山水间,我沉醉在伏牛山东麓的祥龙谷,流连忘返。
祥龙谷风景区位于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称的舞钢市南部杨庄乡境内,是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之一,属国家AAA级景区。
当天与我结伴同行的有祥龙谷风景区总经理牛保中。据他介绍,祥龙谷风景区,原名为官平院,开发于2007年年底,目前斥资近3000万元,二期工程马上启动,计划投入1.4亿元,在原遗址上恢复明代古刹官平院,并更名为关平院,意即度过难关,祈福平安。修复宋代古寨--蛮王寨;开发溶洞及修建近百亩山顶水上乐园项目等等,积极打造“山水舞钢,度假天堂”。
关于官平院的由来,目前有三种传说。相传百年以前,有几位在此清修的和尚凡心未了,时常在村子里祸害妇女。后来被县府的官兵镇压。故得名官平院。还有一说法是,因寺院谋反,被官兵平之,故名之。
然而,当地流传最多的是第三种传说,县令除蛇妖。相传,在很久以前官平院一直香火不断,跟这座庙院相依的山峰叫龙王撞,是五峰山的主峰,海拔866米,是舞钢市境内的最高峰。
龙王撞的意思是,龙王走到这里不小心还会撞到,证明山顶很高。而这座庙就坐落在龙王撞的脚下,三面环山,庙院的出口是一条河,直通下面的村庄,流人如今的石漫滩库区,安静流淌,一直至今。它的名字叫滚龙河,又称滚河。
官平院东旁有一座似塔的山峰,被人们称之为迎门塔、迎宾塔,与其对称的西塔却已经倒塌。这跟官平院这个名字的由来有着同一个传说。
据说这座庙的后面平地而起一个石台,善男信女中间开始流传着“只要是虔诚的人到那里,都可以升天”。所以到此进香的人就变的更多,称那石台为“升天台”。失踪的人接连增加,大家都以为他们得道升天了。这一现象引起了本地县令的注意,觉得这座升天台其中必有蹊跷。一日,县令在升天台与庙内四处查看之后在凉棚下休息,一边扇着折扇一边观察四周。这时,他发现远处山坡上原本盘旋屹立的巨石蠢蠢欲动。县令心中明白这是他手中的折扇起了作用,因为那把折扇可不是一般的折扇,县令年轻时曾拜师学过武艺,下山时师傅送他这把宝折扇。此时县令已经知道山坡上所盘的不是什么升天台,而是蛇精所化,马上就要变回原形了。县令急忙疏散人群,香客个个惊慌失措的向迎门塔涌去,蛇精也紧跟着向人群冲来。县令一看不妙,手握折扇与蛇精展开搏斗。最后县令被蛇精吞入腹中,而宝扇却化做三十六把钢刀,刺向蛇腹与蛇同归与尽。后来人门再进山时,发现迎门塔的西塔已经倒下,庙院也被夷为平地。村民刨开蛇腹找到县令的尸体,把他葬在了龙王撞的山脚下。为了纪念这个县令,人们就把山谷叫做“官平院”,一直流传至今。
神奇的是,如今西塔根基尚在,东塔完好无损。东塔塔顶有一巨石,像个蛇头,也就是传说中县令用宝扇斩杀掉的蛇妖之首。
东塔塔顶蛇头巨石后面有一个石洞,据说是舞阳的武林奇人、云游道人张三丰修炼悟道之处,明太祖朱元璋曾有前往问道。东塔南边有一片紫竹林 ,林子南边便是“三丰祠”。
有了这个传说,祥龙谷里的神仙洞、神仙床无疑与张三丰有关,而点将台、卧虎溪、娃娃鱼坑及蛮王寨有了出处和答案。
北宋末期,皇上昏庸无能,百姓苦不堪言。东海螃蟹精和鲶鱼精趁着天下大乱,他们幻化成人形,遍走中原最终选定龙气十足的龙王撞,选了一座山顶平平的山头筑寨为王,号称“蛮王寨”。如今,在蛮王寨山顶至今仍存有着三四米高的古寨墙。他们打着聚义大旗招兵买马,形成了十几万人的义军,欲夺取大宋江山。因他们不是龙种,不走龙道,不受祥龙保佑,最后被杨家将打败。现在舞钢市八台镇就是当宋将杨延景所筑的八个练兵台,叫“练八台”,后改为梁八台。
到了元朝末期,朱元璋在舞钢市安寨乡筑起了屯粮大寨,“高筑墙,广积粮”,这就是安寨乡的由来。由于朱元璋是真龙天子,得到了祥龙保佑,很快打败了陈友谅,推翻了元朝,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
明朝后期,隐居多年的蛮王后世子孙,再次聚义,竖起“祥龙排位”称“保朝定国”,天天叩拜祥龙。祥龙信以为真,梦中送给了蛮王一子孙三根龙须。没多久,蛮王军队又达到十几万人,露出本性,公开对抗朝廷。
朝廷派大将左良玉率军讨伐蛮军,在舞钢市杨庄乡北边安营扎寨,左营村由此而得。可是,由于蛮王的三根龙须非常了得,每次作战,英勇无比,只要胡须一动,左军就会兵退四五十里。
祥龙后悔帮错了人,就幻化一老者献计给左良玉将军,说要打败蛮王只需拔掉三根红色龙须即可。左将军妹妹决定舍身报国,出兵时故意败给蛮王。蛮王见左将军妹妹美若天仙就娶她为压寨夫人。左将军妹妹为了涣散蛮王军心,整天与蛮王饮酒为乐,趁着酒醉拔掉了蛮王三根龙须。左良玉号令三军,将蛮王军队全部歼灭。
左将军妹妹为了不留蛮王孽根,将她与蛮王所生的儿子溺死深潭。由于孩子沾了三根龙须龙气,死后变成了不成龙样的娃娃鱼,所以当地人称此潭为“娃娃鱼坑”。左将军妹妹为了名节拔剑自刎,后葬于现在舞钢市尹集镇刘仙庄附近,称作“姨娘坟”。
祥龙谷中有块方形石柱,顶部是约十平方米的方台,相传就是左良玉号令三军的点将台。点将台附近的谷底就是卧龙溪,由著名书画篆刻家钱钧陶先生亲笔所书。谈到书法,我们不妨说说“祥龙朝圣门”山门“祥龙谷”和“佛光禅寺”牌匾的题写作者,他们分别是平顶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菅智民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
其实,龙王撞还有更多的传奇,龙王撞的半山腰有个“龙洞”,洞口朝东,深不可测。相传龙王撞山顶经常有十二条彩练,龙洞中住着十二个 龙兄弟。每逢天旱,他们就为方圆数百里的百姓降雨。可到有一年,山顶彩练突然少了一条。修行老道称:“龙兄弟为了济世降雨,触怒了恶龙王。每降一次雨,老恶龙就杀死一条龙兄弟。两只神虎为了帮助龙兄弟作战,被恶龙打死,化作了山峰。树仙帮助龙兄弟咬掉了恶龙一只爪。现在龙兄弟只剩下一条了。”
众百姓在老道指点下,在龙王撞山顶,点燃干柴和成捆的香裱,大火烧了起来,火光直冲南天门,消息很快传到玉帝那里,玉帝马上派出天兵天将,降妖除魔。恶龙王法力非凡,天兵天将也未能将其降服,佛祖拿一块石头化为手掌把恶龙王压在潭下,让他悔过。至今,祥龙还护佑着舞钢,降雨充沛,龙洞的泉水也滋润着这一方土地……人们常说“登上龙王撞,保你年年旺”。
以上便是黑龙潭和佛手石的由来了,有诗为证:佛法无边手无边,善者通行恶难还。魔高万丈又何畏,一掌扣下九重天。
传说如此的神奇,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山门,急于进谷领略美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九龙溪水坝,九个龙头寓意龙生九子。
继续前行,便是气吞山河的祥龙吐瑞。
不远处,是一座兴建落成的佛光禅寺。这时牛保中总经理介绍起对面的鸡冠山和千佛山。相传舞钢蝗虫漫天,老百姓苦不堪言。玉帝就派金鸡大仙施法驱除蝗虫,恰逢东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大军追赶,便施法术帮忙刘秀躲过追杀。金鸡大仙触犯天归,惩罚化作山峰。众位仙友纷纷来到鸡冠山对面看望金鸡大仙,听到寺院和尚讲经布道,一一修成佛道,他们的身子化作了座座石峰,被人称为“千佛山”。
在传说中漫步前行,我们与溪水共舞,与鸟儿共鸣,与山花争烂漫。耳畔泉水汩汩,满眼景点奇观。上山时,我们是顺着溪流而上的。听当地村民老杨讲,当年远近村庄的村民都喜欢徒步来到谷中洗衣,这里有一个揉布坑,洗过的衣服不会掉色,而且耐穿,后来有人解释说潭边有一种神奇的白泥。过了揉布坑见一仙人池,见有一篆书“寿”字,在此沐浴可祛除百病,健康长寿。
起身前行便是黑龙潭了,潭边有一奇石,当地人称其“旱龙石”,一经雨后,一条黑龙突出石面清晰可见。黑龙潭的上游与潭中之水差距迥异,一清一浊,我提议称它为“龙吟台”。继续前行,我们见到了传说中的佛手石,还有玉女潭。相传为吕洞宾的弟子玉女曾在此沐浴,弟子金童在其不远处梳洗,金童池、玉女潭由此而得,意即相依相伴,天长地久。
不远处,就是传奇的“娃娃鱼坑”了,遗憾的是,1975年一场洪灾冲垮巨坑,难以积水成潭了。水面不深,娃娃鱼估计是看不着了。迎面倒是看见一扇岩壁,随行的小安告诉我这是攀岩基地,许多人来到这里挑战自我,进行攀爬竞赛。
在攀岩基地前方,有一块巨石,酷似猿猴,人称古猿拜佛,据说他在山坡听经,终成正果。
说着说着,我们来到了大龙门,现在被叫作“头道门”。从大龙门到二龙门(二道门)是一条深邃狭长的峡谷,名称有二,一为跌水峡,一为蝴蝶谷。
有意思的是,刚步入大龙门,就是一块连体的三层石台阶,美其名曰“连升三级”,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鱼跃跳龙门,就是凭借这三层石头,跳过龙门,从此成了龙的家族成员。
再往前走就是跌水瀑了,溪水自上而下,犹如千军万马,飞步而来。前方是一片平地,溪水两侧而走。这就是当年村民云集于此的“求雨坑” 。它的上方叫做“娘娘池”,相传为左良玉妹妹沐浴的地方,上面有她坐和躺遗迹。
旁侧见几棵树长于岩石之中,石中有树,树在石中,令人惊叹。
一小时光景,我们来到了二道门,两边是巨石耸然,原来是两只祥虎在把门,坐姿神态,惟妙惟肖。展现在眼前的千丈崖,层层石崖,巍然陡立。细长的树藤丝丝倒挂,犹如飞瀑直下,壮观极了。龙潜碧溪和巨石阵景观也在此处。
伫立千丈崖,西北而望,见一细长溪水从天而来,人们叫它一线瀑,也叫观音取水处。相传观音菩萨从此路过,见到寺院内的三世佛,合掌施礼时,把玉净瓶放在地上,不慎倾斜,玉露流淌,形成了一线玉泉长瀑,四季不断,饮之延年益寿。
在随行人员程大豪带领下,我找到了官平院和升天台的遗址,也亲眼看到了迎门塔上的那块蛇头巨石。几经周折,终于到达龙王撞,一览众山下,疲惫皆无。
下山途中,我们有说有笑。从他们口中得知,祥龙谷汇集着八百里伏牛山之精华,是一座天然的原始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树木种类多达六百多种,中药材也有五百多种,既有云雀、杜鹃、山鸡等上百种飞禽,又有松鼠、野猪、果子狸等六七十种珍奇走兽。春到鸟语花香 ,游云飞转;夏至泉水击石,凉爽宜人。秋日野果累枝,芳香四溢,冬来银装素裹,林海雪原。
到了山脚,我们就餐于卧龙山庄,山中的野味野菜成了可口佳肴,此刻的美酒越发香醇。夕阳西下,祥龙谷的美景格外醉人。正可谓:漫步云山入画屏,凡尘名利挥手空。身居仙界不思归,卧龙酒坊醉刘伶。如千军万马,飞步而来。前方是一片平地,溪水两侧而走。这就是当年村民云集于此的“求雨坑” 。它的上方叫做“娘娘池”,相传为左良玉妹妹沐浴的地方,上面有她坐和躺遗迹。